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李小龍逝世四十周年 生平回顧

有言香港娛樂圈每十年就有一位巨星殞落,今年2013年武打巨星及導演劉家良因病逝世、2003年「哥哥」張國榮和其好友梅艷芳先後去世,而1993年則有香港殿堂級樂隊Beyond的靈魂人物黃家駒意外過身;1983年則有歌星甄妮的丈夫,邵氏影星傅聲;1973年,就是國際華人影星 – 李小龍。
適逄李小龍辭世40年,MSN與大家回顧李小龍從小到大,從香港到美國再回香港的影視和功夫生涯,紀念這位天王巨星。




李小龍號稱華人之光,本名李振藩(英文名 Bruce Lee,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國際著名華人武打演員、導演、武術家、哲學家及截拳道創辦人。

童年
二次大戰結束後,李小龍跟隨父母返回香港,自小就有股反叛個性,曾入讀德信學校,及後再轉讀喇沙書院。但由於個性反叛,中四因打架及曠課被趕出校,轉到大角咀聖芳濟書院繼續學業。李小龍自幼身體孱弱,而又沉迷武術,為了兒子體魄的強壯,其父在他7歲時教其練習太極拳鍛煉身體,亦讓一代巨星踏上武術大師路途的第一步。





1941年,李小龍僅3個月大就在舊金山當地拍攝的粵語片《金門女》中亮相。而李小龍首次以男主角身份演出的電影是1950年公映的《細路祥》,片中飾演一個從好變壞,又從壞變好的孤兒,獲得一致好評,並奠定了他的童星地位,其後又憑兒童教育劇《人之初》的精湛演出,贏得「天才童星」的美譽。




早於李小龍13歲時在朋友的介紹下,拜詠春宗師葉問為師學習詠春拳。但李小龍曾因詠春練習單調而放棄,後因與街頭流氓打架時使出一招詠春的日字衝拳擊倒對方而重新回到詠春門下。此外,他還練過洪拳、白鶴拳、功力拳、蔡李佛、太極拳、譚腿、少林拳、戳腳、節拳等拳種,更在1957年代表聖芳濟書院,奪得香港校際拳擊比賽少年組冠軍。

TOP

留美讀書
1959年5月,家人決定將他送往出生地美國。李小龍於1961年考入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主修哲學並副修了包括心理、戲劇等的各種科目。就讀的同時,他也因此結識未來的妻子蓮達。





1964年,他被電視劇《蝙蝠俠》製作人威廉·多茲爾(William Dozier)賞識,邀請試鏡;其後以「加藤」角色演出3集《青蜂俠》,雖然不是主角,但仍有眾多《青蜂俠》的周邊商品見到李小龍的影子。

TOP

回港發展
1970年,鄒文懷另組嘉禾電影,邀請李小龍回港發展。而李小龍回港後,先後拍攝五部電影和一部電視劇,分別為《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和遺作《死亡遊戲》。


功夫(截拳道)
李小龍於1962年設立定址的振藩國術館(Bruce Lee Martial Arts Studio),與多元國籍的武術愛好者交流,並因對傳統武術套路形式作反思後,在1967年確立其武道哲學名為「截拳道」(Jeet Kune Do)的武術系統。李小龍親自表示,截拳道是武道哲學,旨在指引人走上自我解放、思想解放、心靈解放的自由之路。而截拳道英文拼音是李小龍請教UCLA語言學教授後確定的。

TOP

李小龍在早期的振藩國術時期,主要教的是詠春功夫為主,後來開始融入一些全新的內容,比如腿法以及將格鬥哲理運用於技擊之中,此時他的技擊術開始變化,但這種變化並非簡單地增加或混合某些不同的技術、方法和結果,而是使技術變得更富效率且更符合哲理。




截拳道從實戰出發,以中國武術詠春拳之拳法為技術基礎,吸收世界各派系搏擊術之精華,以武入哲,創立截拳道武道哲學。這種武術觀念,在當時專以套路為主的中國傳統武術環境,有極為重要的價值與意義。但就整體而言,李小龍的武術體系雖具備務實的武術思維與實戰概念,但並未具體落實,建立出一套具有完整訓練體系與專有攻擊技術的特殊武術方式,可供後人學習並檢視。

TOP

逝世
李小龍於1973年7月20日參與演出《死亡遊戲》期間,猝死於丁佩的家中,事件引起極大震撼,其死因至今依然充滿爭議。



無論如何,李小龍去世後其聲威依然不減,他的銀幕形象對全球華人以至世界各地均有影響力,他的名字已經與武打電影甚至是中國武術的劃下等號。李小龍亦帶領了香港電影衝出世界,開創了華人進軍荷里活的先河,為香港電影積累了豐厚的資本、技術和觀眾,而其精神亦同時對後世影響深遠,是香港人甚至全球華人的無形精神。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