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調查:大學生「唔捱得鬧」「怕污糟」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大學生有多耐勞?有調查發現,現時大學生在工作上「最唔捱得鬧」,生活上則「最唔捱得污糟」,整體大學生「捱得」指數僅為五十二點五分,表現並不突出;最需要鍛煉的地方,包括「捱得鬧」、「捱得長工時」和「捱得窮」,並認為外地實習、經常做義工,最有助提升大學生的「捱得」指數。




  本地慈善團體無止橋慈善基金早前委託社企「言論自由行」,進行「香港大學生捱得指數」問卷調查,於六月以電話隨機訪問一千名港人,當中約一成二為現正就讀大學的學生。

  調查就工作和生活方面,各訂出五項「捱得」指標,結果顯示在工作方面,大學生「最唔捱得」的五項指標依次為「捱得鬧」、「捱得悶」、「捱得人工低」、「捱得長工時」、「捱得返工遠」;生活方面,「最唔捱得」則依次為「捱得污糟」、「捱得窮」、「捱得餓」、「捱得熱」和「捱得眼」,十項指標中以「唔捱得鬧」的指數評分最高,錄得五十六點一分。

  調查又以受訪大學生自評「捱得」指數的分數,以及其他人對大學生的評分作比較,發現大學生自評的分數為五十六點三,其餘受訪者的評分則為四十六點九,約有十分之差,負責調查的「言論自由行」創辦人黃伯康表示,這反映大學生自覺「捱得」的表現不突出,而社會大眾亦普遍看低他們。「人人對『捱得』的觀感不同,加上現時教育方式主張少責罵、多鼓勵,與上一輩的成長經歷不同,才會出現十分的落差。」

  中文大學建築系一年級生陳泳欣表示,認同調查結果,她自覺亦是「最唔捱得鬧」和「最唔捱得污糟」,但今年五月隨無止橋大專團隊赴甘肅農村建涼亭後,認為自己的「捱得」指數提升不少,「因為建涼亭的過程中,我們曾經歷因計算出錯,以致導致訂少了部件而被教授斥責,在當地又經歷了十多天沒洗澡的日子後,即使滿地泥濘,都不介意席地而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