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怎樣評估雷暴跟自己的距離?

廿四節氣中,驚蟄代表冬眠或隱藏的昆蟲被春雷驚醒,開始活動。驚蟄過後,香港開始受雷暴影響。

雷暴是積雨雲(Cumulonimbus, 簡稱 Cb)內發生的天氣現象,包括閃電和雷。閃電是空氣的放電現象,
包括雲與雲之間的放電和雲與地面之間的放電,後者對地面設施和人構成危險。由於閃電發出高溫,空氣急劇膨脹爆炸,產生的聲音就是雷。

天文台常把雷暴稱為「狂風雷暴」(squally thunderstorm),皆因雷暴常伴隨猛烈陣風(風力可達颶風程度),把物件吹倒,甚至影響貨櫃碼頭運作和飛機升降。圖片:Getty Images

閃電和雷差不多是同一時間發生的。由於光速跟聲速有差異,我們通常先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光速為每秒30萬公里,聲速為每秒330米,因此可以利用以下公式評估雷暴跟自己的距離:

距離(米) = 閃電後多少秒才聽到雷聲 x 330

例如閃電後 3 秒才聽到雷聲,雷暴距離自己約1 公里。

在大氣非常不穩定的日子,積雨雲發展旺盛,雲頂往往到達10公里以上的對流層頂(tropopause),溫度在-50度以下。由於積雨雲上半部溫度低於0度,空氣中的水汽冷卻為冰晶。冰晶降至較低高度時,被上升的暖空氣再次帶到高空,體積增大變為冰粒。如是者經過多次循環,當暖空氣無法支持冰粒的重量時,冰粒便降到地面,形成雹(hail)。

天文台的閃電位置圖顯示不同時間發生閃電的位置,有助了解雷暴的動向,及早應變。而天文台的雷達圖上,黃色、橙色和紅色的區域表示有雷暴和大雨;而紫色的區域更表示可能有雹。留意雷達圖上顏色區域的移動和發展,可以預測未來數小時的天氣。

返回列表